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体内的结石,将结石击碎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以治疗结石病。
一、碎石前:需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既往史及服药史,并完善泌尿系彩超,必要时可能需行CT等检查,以了解结石大小及位置。若确需碎石治疗的,需进行碎石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若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病人,可能需根据情况完善心电图、测量血压、监测血糖等相关检查。
二、碎石时:输尿管下段结石需憋尿,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不憋尿或少量憋尿。
三、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
1.肾结石
①直径<1.0cm 肾盂结石或肾上、中盏结石;
②直径≥1.0cm, 但<2.0mm,且CT值HU<1000,皮肤—结石的距离<10cm 肾盂内或肾上、中盏结石。
③直径<1.0cm 的肾下盏结石可以首选ESWL;1.0cm—2.0cm下盏结石根据是否存在不利因素如:肾下盏肾盂夹角,下盏颈宽度,下盏颈长度等因素来决定。
④直径>2.0cm但<3.0cm,或表面积<500m㎡的部分鹿角型结石,作为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⑤对于其他的复杂性鹿角型结石,不推荐ESWL,应联合PNL(经皮肾镜术)治疗,最后的方法应是PNL。
2.输尿管结石
①直径<1.0cm 的上段输尿管结石是ESWL的最佳适应症,直径>1.0cm上段结石可选ESWL,URS(输尿管镜取石术),PNL.
②直径<1.0cm 中下段结石可选ESWL或URS;直径>1.0cm中下段结石首选URS,第二选择为ESWL。 ③停留时间过长或结构致密的结石ESWL效果较差.。
3.膀胱结石
成人膀胱结石直径<3.0cm; 或者患者拒绝手术;或存在手术高风险因素;或无法采用截石体位进行腔内碎石者可采用ESWL 。
4.尿道结石
后尿道结石推回膀胱再做处理。
四、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禁忌症:
1.全身情况:
①妊娠
②未纠正的凝血机制异常
③严重心肺疾患
④泌尿系活动性结核
⑤严重骨骼畸形或重度肥胖。
2.泌尿系统情况:
①结石远端器质性梗阻
②肾功能不全
③未获控制的尿路感染
3.结石情况:
结石的位置、大小、成分、结构、形态、在尿路存留时间长短及是否伴有积水等因素均影响碎石效果。
五、碎石术后护理
1.休息 结石较大量多,碎石后三日内应卧床休息
2.活动 跳绳,爬楼梯等
3.饮水与补液 每天饮水最多可以控制在3000毫升左右
4.排石体位 不同部位的结石可采用不同的体位以协助排石
5.药物排石 肾石通冲剂配合654-2片或心痛定片
6.尿液的观察及护理 结石成分分析
7.复查时机 两周后复查B超或KU
六、碎石后并发症的护理
1.出血 血尿肾周出血,皮下出血
2.疼痛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人群患病率为1%到5%,治疗后易复发,十年复发率高达50%,对于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来说,结石成分分析是关键,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大致可确定结石类别及病因,并确定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为结石防治奠定基础,因此结石分析对于尿石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只要掌握好适应症,体外冲击波碎石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组织损伤小,安全有效止痛排石,并可迅速结束梗阻,治疗过程中病人基本无痛苦,不需要麻醉或仅需少量安定镇痛即可完成治疗全过程,是一种迅速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