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一种气道保护的措施,常应用于脑血管意外长期昏迷不醒、颈部手术、需长期留置人工气道等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案中护理是被动的、比较随意、且操作欠规范,导致临床实践应用效果欠佳[1]。
集束化干预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病。
集束化护理的概念是由美国健康研究所(IHI)首先提出的,是当今国际护理界提倡的先进护理体系,集束化方案中的每项措施都经临床证实能够改善病人结局,各元素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病人结局,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实证护理[2]。
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实施提高护理效果及安全性,并减少并发症。在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过程中,还应严格执行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及人工气道的专项护理,以防止痰痂堵塞人工气道[3]。
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 (1)气道湿化。(2)气切内套管的护理。(3)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的安全设备。(4)气切导管气囊。(5)气切导管敷料、固定带。发现气切导管的辅料、固定带异常时,及时予以更换,至少1d更换1次。(6)加强口腔护理。
目前我院多个科室正在学习并推行集束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的管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反馈效果,该方案能能缩短气切导管留管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4]。
[1]申艳玲,陈静,李杰红,等.VAP集束化护理方案实施缺陷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 华 现代 护 理 杂 志,2017,23(18) :2325-2328.
[2]陈永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 杂志,2 0 1 0,4 5(3):1 9 7 2 00.
[3]骆 洁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J]. 008 - 9985( 2017) 11 - 1072 - 04
[4]鲁虹言,王淑君,国聪聪,等.集束化护理预防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 患 者 套管 脱 出 的 效 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4) :432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