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世界防中风日」。中风,又称为脑卒中,现已成为我国国民死亡的第一位病因,且是单病种致残最高的疾病。在我国,每12 秒就有 1 位新发卒中患者。
脑卒中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对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病率,从而降低脑卒中的疾病负担。
目前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使用的是「8 2」项脑卒中危险因素,具体包括:高血压、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锻炼、肥胖、有脑卒中家族史 8项危险因素;以及个人脑卒中病史、TIA 病史 2项既往史。
一、高血压
1)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 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 90 mmHg。
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即使血压低于 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而 SBP ≥ 140 mmHg 且 DBP < 90 mmHg 定义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诊室外血压具有重复性,在家自测血压 ≥ 135/85 mmHg,24 h 动态血压 ≥ 130/80 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2)干预措施
非药物治疗包括减重、心脏健康饮食结构、减少钠摄入、补充饮食中钾摄入、在训练计划指导下的增加锻炼以及限酒。
对于 10 年心血管疾病风险 ≥ 10% 且平均收缩压 ≥ 130 mmHg 或平均舒张压 ≥ 80 mmHg 的人群,10 年心血管疾病风险 < 10% 且平均收缩压 ≥ 140 mmHg 或平均舒张压 ≥ 90 mmHg 的人群,推荐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若能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可使用。需要降压治疗者应根据患者特点及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
二、糖代谢异常
1)诊断标准
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检测 ≥ 11.1 mmol/L,或空腹血糖检测 ≥ 7.0 mmol/L,或葡萄糖负荷后 2 小时血糖 ≥ 11.1 mmol/L。
2)干预措施
包括改进生活方式、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首先应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
糖尿病合并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 5.6 mmol/L)患者应使用苯氧酸类药物。
四、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
1)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
包括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合并心房颤动,推荐口服华法林(INR 2.0~3.0)进行抗凝治疗;生物瓣置换术后 3 个月内、二尖瓣修复术后 3 个月内合并心房颤动,推荐口服华法林(INR 2.0~3.0)进行抗凝治疗。
2)根据 CHA2DS2-VASc 评分:
表 2. CHADS2 评分和 CHADS2-VASC 评分
① 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男性 ≥ 2 分、女性 ≥ 3 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推荐口服抗凝剂治疗,可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派沙班、依度沙班等)或华法林(INR 2.0~3.0)。
② 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男性 = 1 分、女性 = 2 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获益与风险衡量,可考虑口服抗凝药,选用抗凝药物的种类需要根体化原则确定。
③ 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男性 = 0 分、女性 = 1 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不推荐使用抗凝治疗。
3)心房颤动(CHA2DS2-VASc 评分 ≥ 2 分)合并终末期肾病(肌酐清除率 < 15 mL/min)或透析的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4)有抗凝治疗适应证,但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或在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脑卒中或栓塞事件,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考虑行左心耳封堵术。
五、吸烟
吸烟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是明确的。
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烟碱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
六、饮酒
饮酒者尽可能减少饮酒量或戒酒。
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超过 25 g,女性不超过 12.5 g。
七、缺乏锻炼
个体化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活动来降低脑血管病风险。健康成年人从事有氧运动,每周 3~4 次,每次持续约 40 分钟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等)。
对于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每静坐 1 小时站起活动 2~3 分钟。
八、超重与肥胖
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压,也可减少脑卒中风险。
九、既往脑卒中、TIA 病史
在上述危险因素控制基础上,对于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或 TIA 患者,建议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
阿司匹林 50~325 mg/d,或氯吡格雷 75 mg/d 为首选药物;阿司匹林 25 mg 缓释型双密达莫 200 mg,2 次/d 或西洛他唑 100 mg,2 次/天可作为替代。
防慢病治未病,健康中国我们自己也要行动起来!如果您珍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及时了解自己及家人的卒中风险,早发现早干预,不要再让中风祸害整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