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膜变性疾病,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侵人,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发病,多见于鼻侧。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紫外线照射、风沙、粉尘的刺激及结膜的慢性炎症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1.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遮盖瞳孔区时,可造成视力障碍。
2.小而非进行性翼状胬肉,除非为外观上需要,一般不需手术。如果胬肉组织侵及瞳孔区,且为进行性者,可手术切除,一般术后复发率可达20%~30%。
[健康指导]
1.胬肉小而静止时一般不需治疗,但应尽可能减少风沙、阳光等刺激,并告知病人门诊随访。
2.如胬肉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
手术护理:
(1)生活指导
①告知病人饮食宜清淡、 软、易消化、 营养丰富、粗纤维,保持大便通畅。
②嘱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脏水入术眼,避免碰撞、揉搓术眼。
(2)疾病知识指导
①讲解术眼局部用药目的及注意事项,教会病人及家属滴眼液的方法。
②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及术眼是否疼痛等情况,如有异常报告医生,协助处理,如术后病人术眼疼痛剧烈,可遵医嘱指导病人服用止痛药物等,缓解疼痛。
③告知病人术后可能有畏光、流泪、刺痛、异物感等症状,2~3d后逐渐减轻,勿紧张。
④避免与发病因素相关的因素,户外活动、野外或水上工作时,注意戴防紫外线眼镜,预防结膜炎的发生。
延续性护理 预约复查、拆线时间,门诊定期随访,不适随诊。